
2007年12月18日
2007年12月10日
20071209 霞喀羅古道
霞喀羅,是一座山, 一條溪, 一支泰雅部族的名字,
霞喀羅(Syakaro)在泰雅族語是"烏心石"的意思,
因為這片頭前溪的上游流域盛產這種材質堅硬的樹木,
約在兩百五十年前有一支泰雅族人從尖石鄉遷入當地,
便以此為棲身之地, 並用來為部族命名,
日據時期, 日人為討伐附近部落, 曾沿著本古道進入山區,
陸續設立砲台與派出所, 並修築警備道路,
企圖以武力及警力優勢控制此區,
原本屬於交通要道的霞喀羅(石鹿)古道也就逐漸沉寂沒落,
步道上現存的人文遺址包括有白石駐在所,田村台駐在所, 石鹿派出所,
霞喀羅大山之前有一處簡陋的獵寮, 大山砲台等,
無聲地為那段慘烈的反抗事蹟留下見證,







更多照片:
四季單車: 071209 夜騎霞喀羅
普派: 霞喀羅林道 2007-12-09.
G米: 2007.1209.楓之俠客羅
[K']: 霞喀羅步道
鍾~: 霞喀羅
坤哥: 披星載月之霞客羅古道行
霞喀羅(Syakaro)在泰雅族語是"烏心石"的意思,
因為這片頭前溪的上游流域盛產這種材質堅硬的樹木,
約在兩百五十年前有一支泰雅族人從尖石鄉遷入當地,
便以此為棲身之地, 並用來為部族命名,
日據時期, 日人為討伐附近部落, 曾沿著本古道進入山區,
陸續設立砲台與派出所, 並修築警備道路,
企圖以武力及警力優勢控制此區,
原本屬於交通要道的霞喀羅(石鹿)古道也就逐漸沉寂沒落,
步道上現存的人文遺址包括有白石駐在所,田村台駐在所, 石鹿派出所,
霞喀羅大山之前有一處簡陋的獵寮, 大山砲台等,
無聲地為那段慘烈的反抗事蹟留下見證,







更多照片:
四季單車: 071209 夜騎霞喀羅
普派: 霞喀羅林道 2007-12-09.
G米: 2007.1209.楓之俠客羅
[K']: 霞喀羅步道
鍾~: 霞喀羅
坤哥: 披星載月之霞客羅古道行
2007年12月7日
[無關單車] 我的台灣, 我的視野 攝影活動
2007年12月2日
2007年11月26日
20071124~25 陶塞溪-梅園.竹村
2007年11月20日
20071117 貓空
貓空昔日曾為台北市最大產茶區之一,
茶區上古道縱橫,為運送茶葉所建,
貓空的名稱來自當地河流沖刷岩礁所形成的壺穴地形,
台語稱為"皺坑".



茶區上古道縱橫,為運送茶葉所建,
貓空的名稱來自當地河流沖刷岩礁所形成的壺穴地形,
台語稱為"皺坑".



四季單車:071117 貓空
[K']:貓空-小騎
susam的單車誌:2007.11.17 OFF ROAD---8 政大後山小公園+貓空喵三段
20071116 淡蘭古道石碇段
20071104 司馬限林道
司馬限林道由二本松進入,
沿途可飽覽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雪山西稜,
大霸尖山,雪山,大雪山等名峰爭奇競秀,
與深邃的雪山溪谷共構一幅壯闊景觀,
特別是冬季十山顛覆雪,景緻淒寒蒼闊,
故從日據時代便賦予"雪見"之名.








四季單車:071104 又見司馬限,雲海蛋糕上的夕陽
susam的單車誌:2007.11.4 OFF ROAD---7 司馬限林道
G米視界:2007.1104.又見司馬限
[K']:司馬限 林道
普派:司馬限林道
坤哥的 有圖有真相 部落格:司馬限林道
雪霸國家公園
沿途可飽覽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雪山西稜,
大霸尖山,雪山,大雪山等名峰爭奇競秀,
與深邃的雪山溪谷共構一幅壯闊景觀,
特別是冬季十山顛覆雪,景緻淒寒蒼闊,
故從日據時代便賦予"雪見"之名.









四季單車:071104 又見司馬限,雲海蛋糕上的夕陽
susam的單車誌:2007.11.4 OFF ROAD---7 司馬限林道
G米視界:2007.1104.又見司馬限
[K']:司馬限 林道
普派:司馬限林道
坤哥的 有圖有真相 部落格:司馬限林道
雪霸國家公園
訂閱:
文章 (Atom)